评论交流

读《论语》

出处:宣传部  文字:陆逸舟  编辑:曾艳  时间:2020-05-31
字体:放大 缩小

 春秋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,然而,社会动荡却成就了一段历史文化百家争鸣的黄金阶段,史称“诸子百家”。

从本质上讲,文化是为政治服务的。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之间常见的是战争,国与国之间争的不仅仅是军事实力,更是政治、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。在两周时期,统治者更注重以礼治国,中华文明之所以发展程度高于周边各族,正是因为当时中原人十分重视礼乐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统治阶级发生了变化,奴隶主(周天子)变成了地主(诸侯王),文化也开始改变,再加上当时处于大分裂时期,正所谓乱世出英雄,百家争鸣由此而始。

诸子百家各施其才,是中华历史上的华彩之章:有成仁取义的儒家、无为而治的道家、法令出一的法家、兵者诡道的兵家,还有兼爱非攻的墨家……但在百家中,我最钟爱的还是儒家。

说到儒家就不能不说孔子。孔子是个怎样的人?他的学生是这样评价的:“夫子温而厉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”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。后来有人说孔子是一个乐观的浪漫主义者,因为孔子理想的世界是不能实现的,但他却还是固执地要去做,他们认为孔子就是一个顽固不化的老人,一个躲在理想世界中的人。但我认为孔子其实是一个悲观的现实主义者——孔子的理想社会其实是已经逝去的礼制社会,然而他还是想要恢复那样的社会,于是周游列国,传播他的思想。

与其说是“游”,不如说是“求”,因为局势如此。“春秋无义战”,仁义道德在许多君王眼中甚至不值一提,但孔子还是想让他们听己一言。孔子在蔡国时已到了食不果腹的境地,当时他自嘲说:“累累如丧家之犬。”在如此艰难并无人理解的时候,孔子依然不忘他的理想。其实孔子早就看清了社会现实,他并不乐观,他只知道君子应知其不可而为之:他知道鲁国权臣当政,但他仍要沐而先拜鲁君;他知道执政者不会听取他的建议,但他仍要直言上谏。因为他知道这么做是对的,只要是对的,他就要去做。不争输赢,只争对错,这才是他一生的写照。

想要读懂孔子,就要去读《论语》。古人说:“半部论语知天下。”《论语》的核心就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核心,也就是孔子经其一生想要达成的梦想——仁。这是信念,或者信仰。从高山仰止到沂水春风,我看到了孔子想看到的世界,那是一个人人仁而有礼、安居乐业的祥和世界。当然,这是最高境界的理想国,在实现这一境界之前,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要走。但若人人愿意努力,朝着那个美好的方向前行,则光明就在前方: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人人当尽好自己的本分。

“德”是“仁”之根本,有德的人就是有仁者之心。“为政以德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”无论是君王还是百姓,只要是有德之人,所有人都会尊敬他,爱戴他。而“仁”又是需要“礼”来明确的:“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(逊)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”如果说德是本质,那么礼就是细节。在先秦,礼乐是相连的,天子有八佾之礼,诸侯有六佾之礼,所以孔子听见季孙(鲁国大夫)舞八佾于庭,于是大怒说: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!”所以,仁的表现就是克己复礼,是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。倘若一个人需要在“义”和“利”上作出抉择,则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在君子眼里,必舍小利而取大义——人可以没有财富,可以没有相貌,甚至也可以没有才能,但绝不可以没有志气。孔子说:“三军不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无论是谁,志气绝不能丢,即使做不到,即便无法完成,也绝对不能放弃。

在污泥般的世界里,人若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,出淤泥而不染,那便是仁了。这确实很难,但正因其难才更见君子之风。

读《论语》,我读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孔子。我仿佛看到一个不肯言弃的老人在远方一直注视着我们。风吹动他花白的须发,他的衣襟因年代久远而略显陈旧,他的神色因风尘仆仆而略显疲惫,但他的目光却温和而坚定,像是在监督着我们不要忘记前行。


四版之二.jpeg



(作者系我校音乐系中专13音乐班毕业生、浙江音乐学院学生)


关闭】 【打印
上一篇: 小绿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