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论交流

校园欺凌的具体干预技术

出处:宣传部(统战部)  文字:网络  编辑:管理员  时间:2022-08-31
字体:放大 缩小

(一)头脑风暴法


头脑风暴法(Brainstorming)又称智力激励法,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(A. F. Osborn)1939年首次提出,是一种在小组讨论中普遍采用的旨在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。


实施头脑风暴法应遵循五大原则:(1)对观点不进行评价;(2)鼓励狂热或夸大的观点;(3)追求观点的数量而非质量;(4)在他人观点基础上提出新观点;5每个人和每个观点都有价值,并且价值是相等的。参加讨论的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各种想法,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观点被批评,他们彼此面对面互相激励,相互诱发灵感,引起联想,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。


教师运用头脑风暴法就欺凌问题进行讨论时,可采取以下步骤:首先讲明讨论的问题是什么,明确问题内涵,便于学生理解。如运用头脑风暴法,在班会上围绕欺凌现象“说现象,想办法”。在明确提出五大原则后,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地尽可能多地找出本班主要的欺凌现象,并开动脑筋提出解决的办法,让学生畅所欲言,同时有学生记录每位同学的观点。在讨论热烈时,可能会出现许多违背五大原则的现象,如取笑别人的意见、公开评价他人意见等情况,此时教师应立即制止。讨论结束后,对记录进行分类整理,并加以补充和完善。


头脑风暴法可用于欺凌干预的多种情形。如运用头脑风暴法,大家出主意提出帮助受欺凌者的办法;看到他人受欺凌时,旁观者应该怎么做;大家一起讨论制订出解决欺凌问题的班规等。头脑风暴法的进行要求有一种民主、宽松的气氛,对每个人的言论都持接纳的态度,这种氛围本身对于减少欺凌也有很好的作用。


头脑风暴法也可采用其他形式,如默写式智力激励法、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。


(二)质量环


质量环(Quality Circles)是从工业应用中借鉴过来的一种方法,通常由5-12人组成一个群体,群体成员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,讨论内容包括:问题是什么、为什么和怎么办等。质量环成员通常定期见面,不断改进自己工作


教师在运用质量环开展反欺凌活动时,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5-12人的小组。每个小组给自己起个名字,以区别于其他小组。活动进行时有三条基本规则要求大家必须遵守,即:每次只有一个人发言;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说,可以让下一个人说;相互之间不要讽刺、批评。第一条规则有利于整个活动的有序进行,并能使每个人都去聆听他人的看法,第二三条规则能使参与者免受精神伤害。质量环的活动实施主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:


1)确定问题。运用头脑风暴法,让学生列出所有需要解决的与欺凌有关的问题,然后通过表决过程来确定所要讨论的与欺凌有关的某一个具体问题。


2)分析问题。考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。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,让学生分别写在纸上,并在每个原因下继续追问“为什么”,一直这样追问下去,直到发现根本原因。


3)提出解决办法。确定问题并分析原因之后,提出解决办法,学生对提出的每一个解决方法要进一步询问“具体怎么办”,直到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为止。


4)呈现解决办法并复查。把讨论出的解决方法写成书面文字交给教师,并对教师详细介绍他们的解决办法,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。教师和成员一起讨论,对解决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,最后付诸实施。


用质量环来解决欺凌问题有多方面的意义。欺凌是一个社会问题。那些没有直接卷入欺凌的学生有可能知道谁是欺凌者,谁是受欺凌者,以及欺凌发生的时间和地点。质量环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解决欺凌问题的机会。通过参与质量环的活动,学生可以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一方面加深了他们对欺凌问题的认识,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一种反欺凌的同伴压力,它是一种很有力的欺凌预防策略。另外,学生可以通过质量环活动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,怎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,学习交流的技巧和问题解决的技巧,并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。


(三)角色扮演


角色扮演(Role-playing)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角色,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,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,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。最常采用的角色扮演主要有独角戏和社会剧两种形式。独角戏只有一个人表演,可以是个人的内心独白,也可以是和不在现场的人物(可用空椅子代之)进行对话。社会剧是以班级为中心,探究班级成员所共同面临的问题,它以一定的剧本为依据,选出各个角色的扮演者进行角色扮演,学生可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。


教师是角色扮演的设计者和策划者,在角色扮演中起重要作用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欺凌问题的剧本。剧本的素材可来源于一些文学作品,也可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,然后安排剧本的人选,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,表演过程中,可以暂停一下,直接同观众进行交流。表演结束后,教师和学生一起分别从受欺凌者、欺凌者和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讨论。关于受欺凌者师生讨论的要点有:受到欺凌时的感受怎样?受到欺凌的后果是什么?自己受到欺凌应该怎么做等。关于欺凌者的讨论要点有:欺凌他人时有什么感受?欺凌他人的后果是什么?可以用其他方式来代替欺凌行为解决问题吗?关于旁观者的讨论要点有:作为旁观者的感受是什么?旁观者是如何助长欺凌的?旁观者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受欺凌者?(见实例——处理成下一级连接)


 


实例:


 


情境1:旁观者与欺凌


四到五个人为一组,每个组都会收到一个情境卡。他们根据卡上所描述的情境进行角色表演。


场景如下:


  • 在家里,你哥哥想让你替他做作业,因为他想和他同学出去玩。你的数学要比他好。你说:“不,我跟朋友约好,一会儿要出去。”他威胁说要将你前一个周在学校里遇到的麻烦事告诉你父母。如果他们知道了是会生气的。

  • 在走廊上,一群学生将另一个学生围住。他们不让他/她过去。他们开始四处推他/她,并且侮辱他/她。

  • 在操场上,三个学生守在校门口,当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进来时,他们抓住其中一个向他勒索饭钱。

  • 在教室里,一些学生将另一个学生的书包夺过来。他们把书包里的东西都倒在桌子上,还撕破了他的英语作业本。

  • 在操场上,一个学生走过来也想踢足球。但有一个学生不让他/她玩。

    每个小组自己安排角色并在全班中表演上述情境。所有的观众都是旁观者。如果他们愿意,他们可随时制止欺凌行为。他们会做什么?他们会怎样提供帮助?表演完后进行讨论。

    讨论要点:


  • 旁观者应如何制止欺凌行为?

  • 旁观者对欺凌情境进行干预对不对?

  • 旁观者面临的两难境地是什么?

     

    情境2:家庭与欺凌


  • 你在学校里欺凌了别人。学校把这件事告诉了你的家长。现在,你拿着钥匙站在家门口。你有什么感受?你在想什么?你走进屋子。你的家人正坐在桌子旁……

    即时表演上述情境。探究不同家庭成员对你的行为各有什么反应和看法;他们的反应和看法又是怎么影响你的?

  • 假设你是受欺凌者的家长。然而,你并不知道你的孩子受到了欺凌,但是他/她在好长一段时间内行为一直很奇怪——回到家情绪总是很低落,不知为什么身上会有一些伤口和青肿,早上不愿意上学。而且家里开始丢一些钱,你怀疑是你女儿或是儿子偷的。你决定今天晚上当面问他/她。即时表演这段情景。当你知道他/她是受到了欺凌你会有什么反应?你会建议他/她怎么做?

    讨论要点

  • 家庭应该如何帮助卷入欺凌的学生?

    角色扮演可以提高欺凌者的移情能力,使他们能够换位思考,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方式是不正确的,并学会以更积极的方式来解决冲突;它还有利于改善受欺凌者的消极自我概念,使受欺凌者认识到自己对于欺凌并不是无能为力的,同学和老师会为他提供支持和帮助;角色扮演还能使旁观者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制止欺凌和帮助受欺凌者,对欺凌现象不再置之不理,进而促进班级氛围和人际关系的改善。

     

    (四)分忧法


分忧法(Shared Concern Method)是由瑞典心理学家佩克斯(A. Pikas提出的一种针对群体欺凌的干预方法。这种方法关注的对象既有欺凌者,也有受欺凌者,教师对欺凌者以劝告为主,促使欺凌者理解受欺凌者的痛苦,进而设法帮助受欺凌者改变所处的情境。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参与的、非惩罚的方式来建设性地解决问题,其中包括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。


使用分忧法来解决欺凌问题时,教师事先只需了解谁是欺凌者,谁是受欺凌者,谁是欺凌者的支持者,并不需要了解欺凌事件的细节。重要的是让欺凌者及其同伙认识到受欺凌者在学校里不好受,进而让他们提出怎样来改进自己行为。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语气一定要平和,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对待欺凌者。分忧法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。


  第一个阶段:与每个卷入欺凌事件的学生进行单独谈话。谈话是不间断依次进行的,一般先是欺凌者,然后是欺凌者的支持者,最后是受欺凌者。与欺凌者谈话的基本步骤如下:


1)“我听说你对某某同学不好,能不能和我谈谈。”接下来听学生讲,不要担心谈话时出现长时间的沉默—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,不要指责他。尽量避免向学生提问问题。如果学生觉得他们对其他同学的行为是正当的,可以接受他们的想法,但要让他们理解,无论是谁的错,受欺凌者在学校里生活得并不愉快。


2)“听说某某同学在学校的日子好像不好过。”说的时候要加重语气,并加以强调。当学生同意这个观点时可以很快地转到下面的话题。


3)“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,你能不能帮助某某同学做些什么。”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,不断鼓励他。


4)如果他提出的方法可行,就说:“非常好。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,你可以试着这样去做。然后我们再看看事情进展得怎样。”


依次对每个参与欺凌事件的学生重复这个谈话步骤。


在与受欺凌者谈话时,教师应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受欺凌者。对于那些未激惹别人而受到欺凌的学生,教师在谈话中应给受欺凌者讲一些增强自信心的策略;对于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激怒别人而受到欺凌的学生,教师在谈话中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并帮助其改变自己的行为,提高其亲社会的交往技能。


第二个阶段:对学生进行追踪访谈。一个星期后,进行第二次访谈。这次访谈和第一次访谈一样也是个别谈话。目的是确定学生在第一次访谈时所同意的目标进展如何。如果欺凌还没有停止,教师可以继续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以找到解决的方法。如果欺凌已经停止了,表扬每个学生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。


第三个阶段:集体会议。如果第二阶段非常成功,可以取消第三阶段。最后的这次会议将就如何长期防止欺凌行为这一问题达成一致意见。首先与欺凌者进行简短谈话,让他们想一想受欺凌者有哪些方面值得肯定,然后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减少欺凌方面所取得的成绩,并让他们谈谈怎样才能长时间地保持这种效果。


在集体会议后的一段时间观察欺凌的情况以确定干预是否成功。如果使用得当,分忧法通常能立即改善欺凌情况,如果仍有欺凌发生,可采用其他策略,如继续找欺凌者谈话、与欺凌者的家长沟通、把欺凌群体中的个别学生调到别的班等。


(五)自信心训练


自信心训练(Assertiveness training)主要是针对受欺凌者实施的,目的是为受欺凌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支持性环境,使他们能够讲述自己的经历,并学习和练习有效的应对欺凌的方式。通过自信心训练可使学生学会怎样坚定地、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立场,提高自尊等。


1、自信地表达


自信既表现在口头言语方面,也表现在身体、姿态等非言语方面。为提高受欺凌者自信表达能力,可要求学生按下面步骤进行练习:挺直腰板,注视对方的脸,然后用平静、坚定而强有力的语调大声地说出对方的名字,说出不喜欢他们做什么事,并告诉他们停止其行为。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进行这种自信表达练习。告诉学生当别人不公正地对待自己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,要勇敢地说“不”。在面对欺凌时如果这种自信的表达并不能使欺凌停止,受欺凌者就要冷静而迅速地离开欺凌情境,把欺凌事件告诉教师以寻求帮助。


2、寻找“闪光点”


研究发现受欺凌者的自尊低于没有卷入欺凌的学生。提高自尊对受欺凌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尤其重要。教师可开展各种提高自尊的活动。如开展“我真棒”主题班会。将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,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,将纸分成两栏,右边一栏写自己的优点,尽可能多写;左边一栏写自己的主要缺点。然后,学生轮流讲出自己的优点,小组成员再帮助他找出更多的优点。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并树立信心,也有利于形成多找别人优点少挑他人毛病的习惯,这对人际关系的改善非常重要。缺点一栏的填写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缺点形成一定的认识,并不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。


以上五种欺凌干预策略,在解决学校欺凌方面各有不同作用:头脑风暴法主要用于讨论,集思广益;质量环让学生对欺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;角色扮演使学生对欺凌有真切的体会;分忧法让学生自己解决欺凌问题;自信心训练提高受欺凌者的自信心等,教师在具体实施欺凌干预时,应从不同方面,针对不同问题综合使用各种干预策略,来达到减少欺凌的目的。


 


(六)小组合作法


小组合作法(Co-operative group work)旨在在学生中建立和增强同伴支持,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倾听技能、学会理解他人观点、恰当解决人际冲突和自愿承担责任等方面的发展。小组合作指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项任务,从而掌握合作的技能,是班级中最基本的同伴支持形式,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和所有课程领域。


小组合作的目的


1. 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探索、分析;


2. 促使学生对他人敏感,具备倾听、支持和宽容他人贡献的意愿;


3. 培养一种更积极的自我意识;


4. 减少偏见,增进不同性别、种族之间的相互信任;


5. 将被忽视或被拒绝的学生纳入同伴群体。


小组合作的一般方法


1. 教师设计一些活动,以便学生能够在友谊群体之外进行合作;


2. 教师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该活动,且活动只能由小组合作才能完成。也就是说,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,学生必须交流、分析信息并承担相应的任务;


3. 在小组中,学生获得一系列的角色体验,如领导者、记录员、目标阐述人、问题解决者和清洁员;


4. 鼓励学生相互帮助,且能够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。教师确保能够定期了解小组工作运行情况和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。


小组合作的具体方法


1. 蜂鸣式小组讨论(Buzz groups):两个或以上的学生就不理解或出现分歧的观点进行意见交换。


2. 雪球小组(snowball groups):两个承担明确任务的学生与另一对学生建立合作关系,彼此交换想法。


3. 交叉分组( cross-over groups) 指学生最初形成几个组,然后各组学生在某一个任务上进行混合重组,最后回归原来小组、回顾自己的经历。


小组合作的有效性


1. 尽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冲突,但学生常常充满热情地制定小组规则,并能定期反思合作的有效性。许多教师发现,成人和儿童的合作方式可以极大地增进课堂关系。


2. 与独立学习的学生相比,大多数喜欢和习惯小组合作的学生对同伴表达更积极的观点。学生学习像“同事”一样合作,这些合作关系有时会发展为友谊。通过让潜在的受欺凌者参与小组合作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。


3. 欺凌者不但对小组合作的热情低,而且可能试图破坏小组合作。由于可能面临失去权力和地位的风险,因此他们不愿意在友谊群体之外工作。这类儿童可能增加小组合作的难度,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和训练。


 


教师在运用以上策略进行欺凌干预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:


1. 发动多方力量反欺凌。教师在对欺凌进行干预的同时,还要充分发挥同伴、家长以及社区人员的力量。运用头脑风暴法、质量环和角色扮演这些策略发动全班同学,提高反欺凌意识,使学生形成“欺凌行为在学校是不被允许”的观念。此外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,获得家长支持,以及发动社区人员的力量创设一个安全的社区环境。


2. 注意欺凌的性别差异。研究发现欺凌方式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,男孩的欺凌多是身体欺凌;女孩的欺凌多是关系欺凌,包括社会排斥。关系欺凌具有隐蔽性,不易被察觉,但危害很大,教师在注意到外显的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的同时,还应重视此类欺凌和受欺凌群体。


3. 鼓励学生敢于揭发欺凌现象。学生可能不愿报告欺凌。受欺凌者可能会认为教师不关注他们,对欺凌事件干预不了或不能保护他们,也可能害怕告诉教师后会再受欺凌。因此让学生知道教师对欺凌事件很重视,鼓励学生当受欺凌时要勇于寻求帮助,把欺凌事件告诉教师或家长,旁观者看到欺凌发生时,也要及时地把欺凌事件报告教师。


4. 培养学生健康人格。欺凌与学生人格倾向密切相关。欺凌者一般脾气暴躁,易被激怒,容易冲动,欺凌成为他们控制他人和环境,确定自身在同伴群体中有利地位的主要手段和策略,而受欺凌者内向、退缩、软弱和较强的依赖性都可能成为欺凌行为的促动因素。所以,学校和教师要加强欺凌者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受欺凌者外向、乐观、自尊、自信心理品质和社交兴趣与能力的培养。


关闭】 【打印
上一篇: 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|党委书记薛亮:投身“两个先行” 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当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排头兵下一篇: